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康养护理学院】德阳校区第二学生社区举办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匠心制作,鹅蛋登遗”非遗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8    阅读:

4月7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德阳校区第二学生社区组织30余名师生,前往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潺亭记忆”非遗工坊,举办“匠心制作,鹅蛋登遗”非遗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江糯米咸鹅蛋制作技艺”传承人谢玉蓉亲临现场进行教学。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参与者深入体验糯米咸鹅蛋的制作工艺,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谢玉蓉讲解糯米咸鹅蛋制作技艺

活动伊始,谢玉蓉系统介绍了糯米咸鹅蛋这一非遗饮食文化的历史脉络,示范了糯米咸鹅蛋的制作技艺。从选蛋、洗净、敲壳到填充糯米,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传承的智慧。她耐心提醒大家,敲击鹅蛋外壳需巧用力量,既要使蛋壳产生细密的裂纹,又不能破坏内膜。在谢玉蓉的悉心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操作,深刻体会着“一食一味皆匠心”这一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制作糯米咸鹅蛋

体验间隙,工作人员还准备了特色醪糟和鹅蛋清手擀面。这些手擀面采用腌制咸鹅蛋剩余的蛋清制作而成,面条口感筋道且爽滑。搭配古法酿造的特色醪糟,滋味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品尝鹅蛋清面条

在等待鹅蛋蒸煮的过程中,谢玉蓉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工厂。从原料的精挑细选,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再到成品的精致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传统美食在现代科技推动下的传承与创新。

谢玉蓉讲解潺亭记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由来

活动尾声,师生共同品尝了糯米咸鹅蛋。经过蒸煮,糯米充分吸收了鹅蛋的鲜美,二者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和谐的口感。工作人员准备的米酒和倒灌菜,与糯米咸鹅蛋搭配食用,一软一脆,一咸一酸,多种味道相互交织,碰撞出一场盛大的味觉盛宴。活动同学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不仅让他们品尝到了地道的传统美食,更深入了解了非遗技艺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品尝特色醪糟

本次活动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沉浸式的非遗美食体验,也为罗江糯米咸鹅蛋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区将持续推动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让更多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文明的脉动,谱写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篇章。

合影留念


德阳校区第二学生社区:雷雅雯、白鹏飞、游珍越

摄影:黎丁萍、刘春艳、李欣悦、许梦霞

初审:熊翠兰

复审:刘虹麟

终审:陈雯

2025年4月7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