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护理学院是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试点学院,是四川省132所普通高校中唯一一所覆盖了康养产业所需的护理康复、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三大类人才培养的学院。学院“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为基础,以护理中心、医疗康复中心、养老机构、天府老年大学等产业运营为依托,以四川天府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为支撑”,全面打造“产-学-研-医-护-养”六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2010年,学校启动养老事业及养老专业建设调研工作。2012年9月,学校成立老年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开办第一个养老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目前学院现有护理学、社会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四个本科专业,及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三个专科专业,共189个班级,在校学生9000余人。通过近10年的建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入“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社会工作专业被列入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康养专业集群实验教学中心被列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结构、科研项目、师资队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研究方向逐渐形成特色。
学院目标:把康养专业集群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办学实力强、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
一、学院基本概况
1、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社会工作(本)、健康服务与管理(本)、护理学(本)、康复治疗学(本)、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社区康复(专)、护理(专)七个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老龄事业,具备人文社会学科、护理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管理学知识结构,具有护理、社工、组织等专业技能,达到国家相关专业执业水平,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意志力,具备团队合作、乐观向上、自我进取精神,适应中国未来老龄事业发展需要服务、护理、管理人才。
2、师资队伍
康养护理学院共有专兼教职员工368人,其中专职教师/教辅128人,客座教授/副教授68人,行业专家组织成的专家团队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名,其余来自高校与医院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10名)。学院外聘89余名高等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及相关行业副高级以上的骨干力量作为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
学院在师资队伍结构上形成了“老、中、青”,制度上形成了“传、帮、带”。由“专家团队”为学科和专业发展引航掌舵。由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领军课程建设。
3、校内实验室与产业基地
目前,学院按照现代化、高规格、高标准的指导思想,已建设并投入使用36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涵盖:《3D虚拟解剖实训室》《数码显微互动实训室》《化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基础护理实训室》《老年及内科护理实训室》《妇产科及儿科实训室》《模拟ICU》《模拟手术室》《生命科技馆》《模型陈列室》《健康评估室》《外科及创伤急救实训室》《多功能实训室》《示教与反示教实训室》《美学实训室》《护患交流与沟通实训室》《康复评定实训室》《传统康复疗法实训室》《物理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运动治疗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睡眠中心》《健康小屋》《智能应用实验室》《社工实训室》《音乐照顾实训室》《日间照料中心》等。
学院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51号)标准要求,自建附属护理中心(医疗康复中心)。中心定位为独立设置的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人员提供以日常护理照顾为主,辅以简单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基本功能的专业医疗机构,以“全人护理”为特色,打造“基本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服务链,可为护理学、护理、健康服务管理、社区康复、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实践。
学院已全面完成了专业实验室、养老机构实训中心、日间照料实训中心、家庭照料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从而形成完整的校内实验、实训体系。
4、校外临床教学基地与实训基地
根据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文件规定,截至目前,学院已与94所覆盖省内主要城市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合作建立了临床教学基地,与75家覆盖成都、绵阳两市最具代表性的养老机构、社会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临床教学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确保学生的临床教学、养老护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5、科研成果
成立四川天府老龄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绵阳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凝炼科研方向,打造重点、特色研究方向;在生死学、音乐照顾、全人护理、老年社工、生命历程、评估与评价、社会养老负担系数、第三年龄大学、持续发展型社区养老等已经初步形成研究成果和研究特色的领域,集中科研力量,优先配置资源,不断增强科研优势;鼓励源头创新,加大奖励力度,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
学院按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思想,与产业紧密结合,深度参与产业项目的实施与研发,在产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向政府、机构提供专项报告,为行业提供职业培训,实施第三方行业评估,建设行业信息平台等方面均具备开发和实施能力,先后主持、参与政府、行业、企业项目近40多个。同时,为成都、绵阳、贵州省及多个市州编制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编制养老服务和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截止目前,学院已主持或主研校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6项、市厅级项目46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发表各级各类论文89篇。撰写《成都市五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服务需求》4册,并围绕生死学、音乐照顾、生命历程对养老需求的动态影响、评估体系中的动态权重、家庭养老负担系数、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基于养老支持体系的养老机构评估与评价等方向开展研究。
6、社会服务
学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承担学历教育工作,还积极研发并投入职业培训,2016年9月开始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截止目前共开设23次培训,共计1140人次参加培训。其中老年社会工作师开展4次培训,共计216人,养老评估师8次,386人,养老护理师7次,共计329人,养老活动策划师3次119人,社区康复师1次,45人。
2012年9月,学院成立四川第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NGO组织——睿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社会调查、老年人需求评估、老年人服务策划、老年人个案辅导、志愿扶老五大功能。睿达社工坚持“助人自助”宗旨,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学习社工专业知识,宣扬社工理念,运用专业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资源,协调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自睿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以来,先后承担服务项目13项,累计服务人次2850人,2013至今持续在养老机构、社区开展为老服务志愿活动近60余次,累计服务人数47439余人次。
二、康养专业集群介绍
康养专业集群是天府学院基于对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判断,结合天府学院自身优势,提出的天府学院重点发展的两大专业集群之一。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两大专业集群:以健康、养老、护理专业为核心打造“康养专业集群”、以计算机、财务、金融专业为核心打造“智能应用(财经)专业集群”。
自2010年开始即启动了养老事业及养老事业教育的考察研究工作,先后前往台湾、日本、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法国、德国等地区与国家考察学习养老产业及养老教育培训情况。
2012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老年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专科层次)。
2013年9月,成立社会工作研究所,开办本科层次社会工作专业(老年社工方向)。
2015年9月,开办社区康复专业(专科层次)。
2017年1月,经学校校长办公会提出,学校董事会通过,将围绕老龄事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职业教育、学术科研、产业合作等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归口管理。
2017年10月,申报护理专业(专科层次,老年方向)。
2018年10月,申报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老年方向)。
2021年10月,申报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层次,老年方向)
三、人才培养特色
1、预测行业需求变化,基于“0-4-10”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自建“魔方教育”模型,从“行业当前需求、未来发展需要、职业发展根本”三方面出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一方面让学生与行业现状零距离,另一方面兼顾行业发展变化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同时为其在未来成为行业骨干力量奠定基础。
2、理论与临床充分结合,使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学院重视理论实验教学与临床应用的有效融合,以临床问题或病例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入学即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医院参观、见习;每学期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临床项目,将临床见习、实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和医德素养的培养,牢固树立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3、重视护患沟通,培养学生多方合作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护患沟通贯穿于教学育人全过程。通过情境教学、病例讨论、PBL教学、翻转课堂,及讲座、讨论、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引导、培养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提升学生认知格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医务人员、病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能力。
4、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应用型为导向的学生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学院依托自主研发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摆脱以单一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结果的传统考核方式,将结果考核分解到教学过程,形成了平时成绩、单元考核为主,期末综合考核为辅的考核策略,推动从“期末突击”到“堂堂认真”的转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以专业群为支撑,提升学生“全人护理”能力。
学院以康养专业群为支撑,推动专业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充分发挥“专业集群优势”,将护理技能、社工理念、服务管理三类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重视病人生理需要的同时,关注病人心理、社交及灵性健康,全方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全面推动“以病人为中心”、“全人护理”的整体护理理念落地。
6、基于社工督导方法,推行双导师制育人。
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导师。双导师以社工督导方式,按照社工督导规范,互相协作,协同育人,推进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增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推动学生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